什麼是 內部閘道協定(IGP)?原理、種類與應用全解析|Skycloud
 
            內部閘道協定(IGP,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) 是自治系統(AS) 內部路由的核心技術,它能自動交換路由資訊、計算最佳路徑,確保企業網路、資料中心或 ISP 內部的資料封包高速、可靠地送達。
➤內部閘道協定(IGP)
  ➤IGP 的工作原理
  ➤常見的 IGP 協定種類
  ➤IGP 的應用場景
內部閘道協定(IGP)
 內部閘道協定(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, IGP) 是一種用於 同一個自治系統(AS) 內部 的路由協定,它的主要任務是讓同一組網路能夠互相交換路由資訊,例如一間企業、ISP 或資料中心內部的路由器,以便資料封包能在內部網路中找到最有效率的傳輸路徑。
與之相對的,則是 外部閘道協定(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, EGP),它負責不同自治系統(AS) 之間的路由交換,而早期的 EGP 外部閘道協定,目前已被 邊界閘道協定(Border Gateway Protocol, BGP) 所取代,成為現今全球網際網路間主要使用的外部路由協定。
| 分類 | IGP (內部閘道協定) | EGP (外部閘道協定) | 
|---|---|---|
| 用途 | 同一個 AS 內部路由 | 不同 AS 之間的路由 | 
| 範例 | RIP、OSPF、IS-IS | BGP | 
| 管理範圍 | 單一組織或企業內部 | 全球或多個組織之間 | 
| 特點 | 專注於效率與收斂速度 | 著重於政策與穩定性 | 
IGP 主要用於內部網路自動化路由管理,而 EGP(如 BGP) 則更注重策略與政策控制。
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比喻,把整個網際網路想成一張全球地圖,IGP 就像是一個城市裡的「市內交通規劃系統」,決定車子在城市內怎麼走最快,而 BGP(EGP的一種) 則像是「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導航系統」,負責跨城市的資料傳輸。
IGP 的工作原理
 內部閘道協定(IGP) 的核心目標,是讓同一個自治系統(AS) 內的所有路由器,能夠彼此交換網路拓樸(Network topology) 資訊,進而自動計算出資料封包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徑。
簡單來說,內部閘道協定(IGP) 就像一個自動導航系統,當網路拓樸(Network topology) 有變化時,例如某台路由器或連線中斷,內部閘道協定(IGP) 會即時重新計算路線,確保封包仍能順利抵達目的地。其運作流程如下。
- 鄰居發現(Neighbor Discovery) 
 路由器啟動後,會自動尋找同一網段上的其他 IGP 路由器,並建立「鄰居關係(Adjacency)」。
- 交換路由資訊(Routing Information Exchange) 
 建立關係後,路由器之間會互相交換各自知道的路由資訊,例如可達的網路、距離成本等。
- 建立拓樸資料庫(Topology Database) 
 每台路由器根據收到的資訊,建立出整個網路的拓樸圖,了解每個節點之間的連線狀態。
- 計算最佳路徑(Path Calculation) 
 根據拓樸資料與演算法,例如 RIP 的距離向量或 OSPF 的 Dijkstra 演算法,IGP 會選出每個目的網路的最佳路由,並更新至 路由表(Routing Table)。
- 動態更新(Dynamic Update) 
 IGP 收斂時間會影響網路穩定性,收斂慢會導致封包丟失或暫時無法到達;當網路有變化時,例如連線中斷或新增節點,IGP 會自動重新計算,快速收斂(Convergence) 到新的穩定狀態,讓資料封包不會因變動而中斷傳輸。
簡單的工作流程大致是這樣:
- 各路由器透過 IGP 彼此交換路由資訊。 
- 每台路由器建立網路拓樸圖。 
- 當網路狀態變化時,例如某條連線中斷,協定會重新計算最短成本或最有效率的路徑。 
常見的 IGP 協定種類
 內部閘道協定(IGP) 可分為三類,分別是:距離向量路由協定、鏈路狀態路由協定、進階距離向量協定。
距離向量路由協定
距離向量路由協定(Distance Vector Protocol) 的原理在於每台路由器只知道到達目的地的「跳數(Hop Count)」與「下一跳(Next Hop)」,並且會定期將整張路由表廣播給鄰居,依最短跳數選擇最佳路徑。
它的特點在於:
- 設定簡單,適合小型網路 
- 收斂速度慢,容易發生路由迴圈 
- 跳數限制為 15,超過即視為不可達 
其代表協定為「路由資訊協定(RIP)」。
「路由資訊協定(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, RIP)」屬於網路層,其主要應用於規模較小的、可靠性要求較低的網路,可以通過不斷的交換資訊讓路由器動態的適應網路連接的變化,這些資訊包括每個路由器可以到達哪些網路,這些網路有多遠等。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|路由資訊協定
鏈路狀態路由協定
鏈路狀態路由協定(Link State Protocol) 原理在於每台路由器收集全網的鏈路狀態,建立完整的網路拓樸,使用 Dijkstra 最短路徑演算法 計算最佳路徑。
它的特點在於:
- 收斂速度快、效率高 
- 僅在變化時交換更新 
- 支援分層設計與多維度成本度量 
- 適合大型企業與 ISP 網路 
其代表協定為「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定(OSPF)」與「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路由交換協定(IS-IS)」。
「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定(Open Shortest Path First, OSPF)」是廣泛使用的一種路由協定,它屬於鏈路狀態路由協定,具有路由變化收斂速度快、無路由環路、支援變長子網路遮罩(VLSM) 和匯總、層次區域劃分等優點。
「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路由交換協定(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, IS-IS)」是電信業者普遍採用的內部網路關協定之一,主要用於電信骨幹網路,並支援 IPv6。
資料來源:
維基百科|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
維基百科|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
進階距離向量協定
進階距離向量協定(Advanced Distance Vector Protocol) 是由 Cisco思科系統 所開發的混合型協定,結合了距離向量與鏈路狀態的優點。它使用 DUAL(Diffusing Update Algorithm) 演算法來計算最佳路徑,並僅在拓樸變化時更新路由,減少頻寬消耗。
特點在於:
- 收斂速度接近鏈路狀態協定 
- 支援多種度量 (延遲、頻寬、可靠度、負載等) 
- 僅與鄰居交換部分更新(Partial Update),非整張路由表 
- 原為 Cisco思科系統 專有協定,後來開放部分標準化 
其代表協定為「增強型內部網路關路由協定(EIGRP)」。
「增強型內部網路關路由協定(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, EIGRP)」又稱「加強型閘道間選徑協定」,是 Cisco 思科系統公司開發的進階距離向量協定,結合距離向量與鏈路狀態優點,原基於 IGRP,且並於2013年將此標準公開,不再是私有的路由協定。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|加強型閘道間選徑協定
| 協定類型 | 代表協定 | 核心概念 | 收斂速度 | 更新方式 | 適用規模 | 優點 | 缺點 | 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距離向量 | RIP | 根據「距離」決定路徑 | 慢 | 週期性廣播 | 小型網路 | 簡單易用 | 效率低、收斂慢 | 
| 鏈路狀態 | OSPF、IS-IS | 根據「全網拓樸」計算最短路徑 | 快 | 拓樸變化時更新 | 中大型網路 | 精準快速 | 計算與記憶體需求高 | 
| 進階距離向量 | EIGRP | 結合兩者優點 | 快 | 局部更新 | 中大型網路 | 收斂快、效率高 | 較複雜,部分協定非開放標準 | 
IGP 的應用場景
 內部閘道協定(IGP) 主要用於 同一自治系統(AS) 內的路由管理,隨著現代企業與資料中心網路規模不斷擴張,內部閘道協定(IGP) 的應用場景也越來越廣泛,主要包括以下。
【企業內部網路】
- 大中型企業通常有多個分公司或樓層,需要內部網路互聯。 
- IGP 可讓所有路由器自動交換路由資訊,保證資料封包在公司內部能找到最有效路徑。 
- 常用協定:OSPF、EIGRP(Cisco 環境) 
案例:一間跨國公司總部與多個分支辦公室之間的內部網路,使用 OSPF 分區(Area) 管理,提高收斂效率。
【資料中心網路】
- 資料中心內部有大量伺服器與交換器,需要高效的路由與負載分擔。 
- IGP 負責內部路由計算,確保封包低延遲、高可靠性地在伺服器之間傳輸。 
- 常用協定:OSPF、IS-IS 
特色在於 支援大型拓樸、分層設計(Core、Aggregation、Access),快速收斂防止服務中斷。
【ISP 內部網路】
- ISP 內部的路由器組成一個自治系統,需要快速、可靠地交換路由資訊。 
- IGP 用於 ISP 的核心網路與邊緣網路,確保用戶流量在內部網路中選擇最佳路徑。 
- 常用協定:IS-IS(大型 ISP 核心網路)、OSPF(部分區域網路) 
案例:ISP 的骨幹網路使用 IS-IS 管理數百台路由器,支援大規模 IPv4/IPv6 路由。
總結
 內部閘道協定(IGP) 是現代網路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,專門用於 同一自治系統(AS) 內部的路由管理。它透過自動交換路由資訊、建立網路拓樸圖,並計算最佳傳輸路徑,確保資料封包在企業網路、資料中心或 ISP 內部能高效、穩定地傳輸。
內部閘道協定(IGP) 主要協定包括
- 距離向量型:如 RIP,簡單易用,適合小型網路 
- 鏈路狀態型:如 OSPF、IS-IS,收斂快速、適合大型網路 
- 進階距離向量型(混合型):如 EIGRP,結合兩者優點,兼顧效率與收斂速度 
在現代應用中,IGP 不僅保障企業內部網路的高可用性,也支援資料中心與 ISP 核心網路的規模化運作,IGP 主要解決自治系統內部路由自動化、收斂速度與可靠性問題,是現代網路高可用性的基礎。
參考資料:維基百科|內部閘道協定
延伸閱讀:
✔什麼是 IP 欺騙 (IP Spoofing)?
✔什麼是 ASN(AS Number)?自治系統編號的定義、原理與在網際網路中的角色解析
✔BGP是什麼?認識邊界閘道協定原理、運作方式與應用場景
✔什麼是 AS自治系統(Autonomous System)?
✔BGP劫持 是什麼?網際網路流量被劫持的危險